报告题目: 泛素化介导的叶绿体蛋白稳态调控
报 告 人:凌祺桦 研究员
邀 请 人:孙越 副教授
报告时间:2023年12月27日 13:30-15:00
报告地点:闵行校区天美娱乐大楼534小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凌祺桦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天美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组长。2003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在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前往英国莱斯特大学、牛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于2020年返回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凌博士聚焦叶绿体蛋白稳态调控机理的研究𓀌,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首次揭示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直接调控叶绿体蛋白㊙️,并将其命名为CHLORAD;2)揭示CHLORAD参与调控植物抗逆境🪖、叶片发育、果实成熟等生理过程🤩;3)首次揭示泛素化直接调控光合作用核心复合体⛸。相关研究迄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Science(2篇)、Nature Plants🏥、Science Advances、EMBO Journal、Trends in Cell Biology、Current Biology(2篇)等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先导B子课题等项目。
报告内容🪟:
叶绿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也是植物响应环境变化的重要单元。叶绿体蛋白稳态的调节对建立和维持叶绿体的功能起到关键的作用🧑🏿💼。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和自噬是真核生物调控蛋白降解,维持蛋白稳态的主要手段👉🏽,但它们调控叶绿体蛋白的作用机理都尚不明确。我们的工作首次发现定位于叶绿体被膜的E3酶SP1♾,揭示了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对于叶绿体蛋白的直接调控作用🫳🏽。随后的研究发现SP1的作用途径还需要逆向转运通道蛋白SP2和分子伴侣CDC48的协同运作,通过细胞质内的蛋白酶体介导叶绿体蛋白的降解🧑🏽🦱,我们将此途径命名为CHLORAD👣。CHLORAD在质体转变参与的植物发育过程🧑🏼⚕️,如果叶片衰老,果实成熟中起到重要作用💆🏻♂️,并在植物应对非生物逆境✋🫄🏻,如高盐,干旱等胁迫条件中,发挥关键功能。
此外,最近的研究首次揭示了叶绿体蛋白转运TOC复合体可通过另一条蛋白水解途径——选择性自噬进行降解🆗。研究发现了新的叶绿体选择性自噬受体NBR1,可以特异性的识别、降解K63位泛素化修饰的叶绿体蛋白🥷🏼,进而调控叶绿体蛋白的转运、光合作用及对UVB紫外线和热胁迫的耐受性✴️。该项工作揭示了叶绿体蛋白稳态调控的新机制⇒,凸显了叶绿体蛋白转运精准调控的重要性👴🏽。操纵选择性自噬受体的表达量可调节光合作用活性,这表明对叶绿体选择性自噬的深入研究,最终可能通过分子育种手段实现对栽培植物的改良,为提高农业生产,推动碳中和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