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日13:30,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研究员孙爱军受邀来访天美娱乐,为众师生带来一场题为“线粒体关键酶与心力衰竭”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天美娱乐李晓涛教授主持。
孙爱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双聘PI,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兼任美国心脏协会委员(FAHA)🎅🏽、欧洲心脏病学会委员(FES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委秘书长、Frontiers in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等杂志编委🤟🏽、Cardiovas Res等国际期刊特约审稿人、Cell Res等杂志述评人🎭。孙爱军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她率领团队在心肌损伤和保护领域展开研究👨🏽⚕️,为原发性扩心病的早期诊断及缺血性心肌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方法⏺,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评价。
本次报告孙爱军研究员围绕乙醛脱氢酶2(ALDH2)及线粒体代谢🫷🏻,为我们汇报了其团队近年来对各类心肌损伤保护及细胞修复的系列研究成果🎸。报告通过详尽细致的讲解🚴♂️,清晰地阐述了ALDH2作为线粒体内一种重要的醛类氧化酶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ALDH2能够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是心力衰竭和心肌疾病的保护因子;ALDH2能够减少体内的氧化应激💒,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增加斑块的稳定性,减少心肌梗死☞。而ALDH2缺失导致线粒体功能受损🤛🏼,减少心肌细胞存活🧑🏽,抑制血管新生,加剧缺血,导致心肌损伤从而诱发各类心肌疾病🧎。报告最后揭示了cheatocin通过干预线粒体代谢有望作为心衰治疗的新药物👩🦳,提出了改善能量代谢储备及代谢微环境提高干细胞移植疗效的新思路🧑🏼🔧,展示了其团队在心衰疾病机制研究的临床转化及推广成果。
孙爱军研究员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在座师生对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及治疗有了深入的认识了解,也引发了大家关于乙醛脱氢酶2与糖尿病💞,饮酒与健康及长寿,线粒体代谢与疾病等多方面的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