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面向临床转化的仿生剂型工程
报 告 人:魏炜 研究员
邀 请 人🎺:叶海峰 研究员
报告时间:6月5日上午10:00-11:30
报告地点🍟:天美娱乐534小会议室
报告人介绍👩🏽🦱:
魏炜🧓🏻,中国科天美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国家杰青,北京市杰青,基金委优青🚎。200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同年保送进入中国科天美过程工程研究所硕博连读,2011年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至今,先后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和研究员。研究领域聚焦于可转化的创新剂型工程。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文52篇,包括Nat Nanotechnol🤓、Sci Transl Med、Nat Biomed Eng🎓🧛🏽、Nat Commun、Sci Adv等CNS子刊14篇🦏;1个抗肿瘤剂型完成工艺开发并转让⚁,4个抗肿瘤剂型已通过医院伦理批准;获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创新突破奖🌖、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青年科学家奖、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中国药学会青年药剂学奖、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等🙎🏽♀️;目前担任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等职务。
报告摘要:
体内多重生物屏障显著降低了药物载体的递送效率⛅️,影响了创新剂型的成药性☹️。针对上述重大挑战💇♀️,我们提出了仿生剂型工程的策略🌌:以天然生物系统(蛋白、细菌和细胞囊泡)作为仿生载体,并针对性地发展了新方法突破制备瓶颈👏🏿,创建了多种独特的仿生剂型;通过利用蛋白摄取🫵、细菌侵染、细胞囊泡的天然属性👳🏻♂️,遵循体内的固有转运途径👳🏻,将药物和抗原按照预期进行精准递送👨🏿🎨,分别满足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不同临床需求,推进了临床应用转化💎。上述研究融合了药学🤞🏿、化学、材料学、肿瘤学等学科方向,并主动与转化医学结合🕵🏻♂️,探索出了“问题来源临床-策略面向临床-应用回归临床”的剂型研究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