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Renal K+ Channel Complex - Closed a longstanding gap in Physiology
报告人🚴🏿♀️:冷强 教授
主持人: 王平 教授
报告时间🏊🏻♂️:4月2日 14:30
报告地点:闵行生科院534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冷强教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天美,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耶鲁大学医天美细胞与分子生理系首席研究员 (Principal Investigator)🏮、实验室主任(Instructor)🤵🏿、美国健康研究院重点课题(NIH-R01)首席研究员。山东省医学科天美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霍普金斯医药研究院研究员、抗体中心常务副主任。暨南大学药天美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天美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长寿基因生物技术中心 (Lengene Biotechnology Center) 研究员🧝🏽、主任😾、创始人。山东潍坊医天美特聘教授🧏🏻♀️。旅美科技协会康州分会 (CAST-CT) 副理事长。冷教授从事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已有十八年。在PNAS、Nature-Genetics、JCI、中国科学 (English version)🙋🏽、科学通报等杂志上发表二十余篇论文,其中封面论文两篇。论文被引用1071次🌅。冷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也首次鉴定出了一个新的蛋白质贝塔亚基。该亚基能与小通道性的ROMK (Small Conductance K+ channel, SK) 形成中通导性的钾离子通道 (Intermediate Conductance K+ channel, IK),并在体外 (Xenopus laevis oocyte) 重建了SK和IK对ATP的敏感性👩🏼🦲,从而回答了肾脏生理学中久而未决的疑难问题🐐💅。
报告摘要:九十年代,诺贝尔奖获奖者Sakmann和Neher发明的膜片钳技术导致了离子通道研究的巨大进步,并彻底改变了细胞离子通道的电生理学研究方法💶。但由于缺乏针对这些离子通道的特定阻滞剂,使得离子通道研究成果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自1997年以来的十多年间,只有16个以离子通道为靶标的治疗性单抗应用于临床,其中以针对钾、钙通道的抗体药物为主。然而,针对钠通道的抗体药物🕕、尤其是针对Nav1.7的治疗性单抗,还没有在美国FDA公布的列表中出现🩱。由于疼痛感觉迟钝与特定Nav1.7钠通道功能的丧失密切相关✦,因此👨🏿🏭,开展以Nav1.7钠通道为靶标的完全人源化治疗用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有可能研制出新一代的镇痛药🤶🏿。因而有重要的临床医疗意义🗡🧷。本研究小组综合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和膜片钳技术已经筛选出两个能特异性抑制Nav1.7钠通道电流的完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