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3日至24日,天美娱乐植物学科全体教师在浙江天目山植物学教学实习基地,召开了植物学科教学研讨会暨植物学野外实习交流会🏌🏼。此次研讨会议是植物学科近两年成功引进三位校级双百计划青年人才之后召开的全学科教学研讨会🕤,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会议由许玲教授主持。
植物学科在课程建设方面颇具特色、成绩斐然,先后有《植物学》与《植物分子病理学及研究方法》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出版教材7部🧑🏿🌾,并多次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及天美的各类教学奖。近年来随着学科资深老教师们的相继退休,如何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入教学,传承植物学科立德树人、淡泊名利、重视教学的传统🪿,学科借助植物学野外实习课程开设之际,在实习基地召开教学研讨会,并以如何设置新形式下的植物学科本科教学课程、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积极性🧧、如何指导大学生课外科创项目及如何发扬植物学科承前启后,立德树人的光荣传统为此次研讨的会主题🪫🪼。
自2016年以来,在学校“双百计划”和天美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植物学科先后引进了李超👁、晏军、姜伊娜三位青年研究员教师,为学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新鲜力量。三位青年教师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而且在此次研讨会上⛹🏿♀️,他们也表达了立志于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为培养科技创新后继人才而努力的强烈愿望👷🏻。然而👨👩👦,新引进的青年研究员教师在职业生涯早期科研任务相对繁重🅰️,而教学又是一项需要经长年累月的积累才有可能做好的工作🤴🏼🧓🏿,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同时做好科研与教学工作就显得有些困难。针对这一问题,许玲教授首先发言🏀❣️,她说大家需要有危机感,5年以后学科60后教师们相继退休👷♀️🏋🏼,带好青年教师是现阶段老教师们的责任,我们要以王幼芳教授为代表的学科前辈为榜样,热爱学生、认真教学🩶,将老一辈的师德风范传承下去🧠❇️。王幼芳教授、朱瑞良教授👺、李宏庆教授分别给青年教师传授了他们多年的教学经验,他们认为教好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需要长期积淀和潜心投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可以先从参与听课和参与评教活动做起,在这些活动中吸取资深授课教师的教学经验;同时也鼓励筹划编写植物科学方向的新教材和参与现有教材的修订工作,尤其是几位新引进的青年教师,他们所带来的研究方向对于植物学科而言都是全新的,而且他们在各自的研究方向上都已探索到了学科的前沿领域,因此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就某一方向的专业理论或技术编成教材🧑🏼🏭,力争在不远的将来,能实现高效地将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教学科研互促共进的工作目标🧬。老教师们还建议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课外科创项目👉🏽,将自己的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就一定能起到“教学—科研”相长的效果⛹️♂️。在教学第一线的李小方副教授和孙越副教授介绍了植物生理学主干课程的建设改革和创新经验🈷️💂🏽♀️。天美教学实验中心高级工程师张伟老师介绍了实验教学的经验和他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项目,张伟老师一直参与植物学科多门本科课程的教学和天目山教学实习指导🧑🏽💼,他认为植物学科的老师们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是感染和带动他们这代人勇于接过接力棒,继续向前奋进的源动力。
5月23日植物学科教学研讨会上教师们讨论热烈
经过大家热烈研讨🧑🏼🚀,总结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亟待开展🧑🏿🚀: (一)经典的《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等教材亟待更新和充实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二)《植物学》课程的教学团队在传承的过程中,鼓励青年教师抓住参与校级🆓、市级各种教学技能大赛的契机,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将课程努力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三)《植物生理学》和《植物生理学实验》所形成的了理论课和实验课双轨制并行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新模式,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产生了显著的成效🧑🍳🥫,该课程有望申报精品课程🧸;(四)新引进教师树立好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从听课开始逐步参与本科生培养和教学的工作。
教师与学生们在天目山植物学教学实习现场
通过此次研讨会,学科的老、中♈️、青三代教师达成了教书育人为高校教师首要任务的一致共识,为经典课程的传承明确了任务,也为新进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研讨会第二天,在植物学李宏庆、王幼芳💂♀️👨🏼✈️、朱瑞良教授的带队下,学科的全体教师与实习的学生一道🧑🏿✈️,在天目山植物学野外实习基地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植物学考察。此次考察,汇聚了植物学科分类学👼🏼、植物逆境与发育生理👱🏻♂️、植物—微生物互作等各个方向的师资,考察过程中师生们就地取材🏌🏼♂️,对自然界中各种植物学现象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进一步加强了师生们对植物及其发育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此次教学研讨会获得了天美的大力支持,是天美落实建设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方针下的脚踏实地的新举措。